祖父


拼音zǔ fù
注音ㄗㄨˇ ㄈㄨˋ
词性名词

祖父

词语解释

祖父[ zǔ fù ]

⒈  父亲的父亲;在世系上比父母更长一辈的男性祖先——亦称“爷爷”

grandfather;

⒉  祖父和父亲。“祖父”对“子孙”说。

其他祖父积。——清·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
思厥先祖父。——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

grandfather and father;

引证解释

⒈  父亲的父亲。

《礼记·丧服小记》:“祖父卒,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。”
晋 陶潜 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:“祖父 揖,元康 中为 庐陵 太守。”
《三国志平话》卷中:“你每祖父,元本是庄农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一回:“到晚, 牛浦 回来,祖父把 卜老爹 这些好意告诉了一番。”
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坎坷记愁》:“俟我去远,告知其故,禀闻祖父可也。”
李宗仁 《回忆录·父母之教与童年生活》:“祖父十分好客,所以我家那时常常宾客满堂。”

⒉  祖父与父亲。

唐 白行简 《李娃传》:“生因投刺,謁於邮亭。父不敢认,见其祖父官讳,方大惊,命登阶,抚背慟哭移时。”
元 李文蔚 《圯桥进履》第一折:“小生姓 张 名 良,字 子房,韩国 阜城 人也。祖父以来,五世 韩国 拜相。”
明 朱国祯 《涌幢小品·唐先生》:“若子孙可得而私,则三 桓 之有力皆当奉其祖父以从祭於社,与祭於大烝矣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基业,从师友规劝的。”
清 李调元 《石匠行》:“自吾祖父供此役,日往高巖亲度量。”
王国维 《观堂集林·高宗肜日说》:“余所见 商 周 间彝器,臣子称其祖父为祖甲祖乙父丙父丁者,不知凡几。”

国语辞典

祖父[ zǔ fù ]

⒈  称谓。尊称父亲的父亲。

《礼记·丧服小记》:「祖父卒,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六回》:「请问人生世上,是祖父要紧?是科名要紧?」

英语father's father, paternal grandfather

德语Großvater (väterlicherseits, Vaters Vater)​ (S)​

法语grand-père (paternel)​

分字解释


※ "祖父"的意思解释、祖父是什么意思由婷婷评测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我祖父小时候在资本家工厂里;每天干十几个小时的重活;被折磨得半死不活。

2., 外祖父的话让风儿有醍醐灌顶之感,同是一杯茶,个中滋味自在人心!

3.在抽噎间,她告诉祖父这一些根本那是黑郁金香球根.

4.祖父已90高龄,虽然羕眉皓发,但精神健旺。

5.在我七岁那年,我的祖父来到田边的一个池塘。他让我丢一颗石子到水中,并嘱咐我仔细观察石子所激起的水波纹。

6., 我的祖父是一位淳朴厚道的农民。

7.外祖父是一位年过六旬的白发老人。在他那高高的颧骨上架着一副老花镜,堆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。外祖父从十几岁起就从事修鞋工作。他长年劳作,左手的大拇指已经弯曲变形了。

8.感谢祖父飘满烟油味的故事,教我们向善,拄着拐杖的手拉着我们蹒跚;感谢祖母的网一样的娇纵,溺爱,教我们珍重,他站满青筋的手背教我们懂得忍韧坚强。

9.每一次回到故乡身旁,发现故乡又老了一些,从村庄的意像中分明读得出几分沧桑。走在高高的田埂上,没有拾稻穗的孩子们,没有了大树旁的阵阵笑声,榕树下也没有了祖父拉二胡的声声悠扬。

10.道光年间,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的作者梁晋竹在其祖父的笔记中发现一诗:“惆怅渔洋句漫猜,看山谷下独徘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