溥仪


拼音pǔ yí
注音ㄆㄨˇ 一ˊ

溥仪

词语解释

⒈  清朝末代皇帝。满族。爱新觉罗氏。1908年登位,年号宣统。1912年2月退位,仍居皇宫。1917年张勋拥其复辟,旋失败。1924年被废除皇帝称号,迁出皇宫。1932年在侵华日军扶持下,出任伪满洲国执政,后改称“满洲帝国皇帝”。抗战胜利后被苏联红军俘获。1950年移交中国。1959年被特赦释放。曾任全国政协委员。著有《我的前半生》。

分字解释


※ "溥仪"的意思解释、溥仪是什么意思由婷婷评测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便是此次特赦的一个著名受益人.

2.1935年5月2日,伪满洲国皇帝溥仪为了报答其主子,访日归来后颁布了《回銮训民诏书》,要求国民必须与日本“一德一心”,每校一份。

3.溥仪称他为皇阿娘,封号从妃子升到贵妃,再到皇太妃。

4.但张作霖毕竟对溥仪是有过帮助的,因而皇姑屯事件张作霖殒命身亡后,溥仪还特意派人送去“御笔挽幛”,以尽悼念之意。

5.后来,溥仪逃至长春,成为了伪满洲执政府的傀儡,他更是对婉容置若罔闻,不闻不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