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词典一事一事的意思>2024-06-17 04:24
shì

一事


拼音yī shì
注音一 ㄕˋ

一事

词语解释

一事[ yī shì ]

⒈  一件事。同一件事;同一类事。专一其事。方言。业务或组织上有关系的。如:这家药铺和北京·同仁堂药铺是一事。服役一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件事。

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:“察於一事,通於一伎者,中人也。”
南朝 梁 萧统 《文选序》:“若其纪一事,咏一物,风云草木之兴,鱼虫禽兽之流,推而广之,不可胜载矣。”
宋 陈亮 《上孝宗皇帝第一书》:“纲纪总摄,法令明备,郡县不得以一事自专也。”
清 郑燮 《赠博也上人书》诗:“独有老僧无一事,水禽沙鸟听关关。”
杨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十三段:“不经一事,不长一智。”

⒉  同一件事;同一类事。

《公羊传·僖公元年》:“此一事也,曷为復言 齐 师、 宋 师、 曹 师?不復言师,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。”
《后汉书·桓谭传》:“又见法令决事,轻重不齐,或一事殊法,同罪异论,姦吏得因缘为市。”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结构》:“同一月也,出於 牛氏 之口者,言言欢悦;出於 伯喈 之口者,字字凄凉。一座两情,两情一事,此其针线之最密者。”

⒊  专一其事。

《管子·心术下》:“一事能变曰智。”
尹知章 注:“能专一其事,能变而动之谓智也。”

⒋  服役一次。

《汉书·贾捐之传》:“孝文皇帝 閔中国未安,偃武行文,则断狱数百,民赋四十,丁男三事而一事。”

⒌  方言。业务或组织上有关系的。

如:这家药铺和 北京 同仁堂 药铺是一事。

国语辞典

一事[ yī shì ]

⒈  一件事。

南朝梁·萧统〈文选序〉:「若其纪一事,咏一物。」

⒉  同样一件事。

《后汉书·卷二八上·桓谭传》:「又见法令决事,轻重不齐,或一事殊法。」

德语eine Sache, zusammengehören

分字解释


※ "一事"的意思解释、一事是什么意思由婷婷评测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抱怨除了使自己对他人的态度恶劣之外,也会令自己一事无成。

2.做事的话不能无的放矢,也不能避重就轻,否则只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.

3.安提阿哥作恶多端,但是三年后马加比带领忠心耿耿的犹太人取得胜利,重新洁净了圣殿,修殿节庆祝的就是这一事件。

4.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摆脱兽性,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,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。

5.十事半通,不如一事精通。

6.今天是九一一事件一周年,在追悼罹难者和安慰幸存者的同时,对于到目前为止反恐活动所取得的进展,我们应该感到满意。

7.没有一个人愿意被认为是吝啬鬼,在经济蒸蒸日上的十年里,政客们将手伸进纳税人的口袋里,然后慷慨地向这一事业捐赠。

8.你一旦有了目标就要做下去,千万不能朝三暮四,否则最后只会一事无成。

9.尽管现代性标志君主制的结束,也使科学技术完成一项自鸣得意的事业,使人类成了自然界的主人,但它同时又于当代深刻地颠覆了这一事业。

10.园区关闭一事谴责说,韩国在行动上是想把开城工业区当作“战争发源地”,但是嘴上又总要求“为恢复工业区的正常运营开展对话”,很明显就是在耍把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