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宣的成语

有关宣的成语

有关宣的成语共收录12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照本宣科照:按照;本:书本;文本;宣科:原指道士诵读经文。照着本子念条文。比喻不能随意发挥;死板地照现成文章或书本宣读。元 关汉卿《西蜀梦》:“也不用僧人持咒,道士宣科。”
五色相宣各种相互映衬。形容诗歌辞藻华丽。《宋书 谢灵运传论》:“夫五色相宣,八音协畅,由乎玄黄律吕,各适物宜。”
宣威耀武耀:炫耀;武:武力。炫耀武力,显示威风。
秘而不宣秘:不公开的;引申为隐匿;不能让别人知道;宣:公开。把知道的消息、情况隐秘起来;不告诉别人。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吕蒙传》:“密为肃陈三策,肃敬受之,秘而不宣。”
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;而不公开说出来。照:明白;宣:宣扬;公开说明。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:“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,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。”
不宣而战指不宣布开战,就突然发起进攻。朱自清《不知道》:“美国过去曾两次不宣而战,第一次系北非巴巴拉之海盗,曾于1883年企图封锁地中海上美国之航行。”
导欲宣淫倡导情欲,宣泄淫乱之事。
大肆宣传极力宣传使大家知道。张平《抉择》:“他以前也看过这一类的报道,好像还有什么报纸和电视把这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大肆宣传。”
密而不宣宣:公开。保守秘密,不肯公开宣布。
不可言宣言:言语;宣:发表,表达。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(用在说事物的奥妙、味道)。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天占山德韶国师》:“诸法寂灭相,不可以宣言,和尚如何为人?”
宣化承流宣布恩德,承受风教。指官员奉君命教化百姓。语出《汉书 董仲舒传》:“今之郡守、县令,民之师帅,所使承流而宣化也;故师帅不贤,则主德不宣,恩泽不流。”
宣之使言宣:疏通,宣导。宣导人民,使他们敢于发表议论。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周语》:“是故为川者,决之使导;为民者,宣之使言。”